浅谈罗姆半导体的车载娱乐系统

分享到:

这几年,汽车市场正在成为半导体行业重点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正在制定传统燃油汽车停产时间表,这标志着新能源汽车时代将正式开启。与传统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所包含的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更多,预示着半导体厂商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取得快速进展,而自动驾驶技术对半导体技术的依赖显而易见。

      罗姆半导体(ROHM)是一家具有50年历史的日本厂商。它拥有从晶体材料生产到晶圆加工再到器件组装的全流程半导体技术,是一家所谓的垂直整合制造商。十年以前,ROHM以消费类电子市场为主要标的,而现在,罗姆的业务重点正在向车载市场和工业设备市场转移,目标是在2020年这两部分业务达到公司总体业务的一半。

      近日,ROHM在北京召开车载战略发布会,ROHM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藤村雷太先生、ROHM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设计中心所长李骏先生、ROHM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设计中心高级经理水原德健先生和ROHM Co., Ltd. 车载战略部车身及传动系统课课长坂井善治先生就ROHM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技术特长进行了讲解。同时,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赵争鸣先生介绍了SiC器件的应用研究状况。

      据介绍,ROHM在汽车市场的努力体现在环境、安全和舒适三个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上,包括汽车的电动化、LED车灯、ADAS及自动驾驶,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方面。ROHM的车载产品主要有以下这些类别:

车载娱乐信息系统
支持功能安全的LCD面板芯片组。用于液晶仪表盘和后视镜。ROHM的液晶仪表盘技术能够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显示基本行驶信息,从而保证行车安全。与SoC制造商合作开发的PMIC。ROHM与英特尔和瑞萨合作开发了电源管理芯片,为英特尔的Atom E600系列芯片组和瑞萨的Gen.3 H3平台开发电源,节省了用户的研发时间。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ROHM用于ADAS的产品包括声呐用信号处理IC、摄像头电源IC和毫米波雷达电源IC,以及传感器用MOSFET。

车身控制模块

      ROHM的车身控制产品有多功能LED控制器IC+IPD,以及车内通信IC。ROHM的LED控制技术的亮点是,在发现对面来车时自动关闭本车的LED远光灯,从而保证双方的行驶安全。

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传动:SiC技术

      ROHM的SiC器件是此次活动讨论的重点。赵争鸣教授介绍说,与属于弱电的电子科学相比,电力电子科学的发展程度还相当低,理论上相当不完备,很多情况下还要依赖经验来摸索前进。

      目前市场上的功率器件还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中硅材料是主流。近年来,新的功率半导体材料受到重视,其中以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最受瞩目。

      赵争鸣教授介绍说,与硅材料相比,SiC材料有着显著的优势:击穿场强是硅的10倍,相同耐压下具有更低的通态电阻,相同耐压下具有更快的开关速度,禁带宽度是硅的3倍,热传导率是硅的3倍,而且可以提供更高的电流密度,可以在高温下运行。当然,SiC材料也有些不利的特性,例如硬度太高,不易加工。此外,SiC器件的效能与驱动、控制、冷却、结构、无源元件等存在紧密的关系,限制了SiC器件的潜力。

      水原德健先生介绍说,与传统的硅材料相比,SiC材料能够以更高的频率运行,能承受更高的电压,器件的输出功率得以大幅提高。如下图所示,基于SiC材料的MOSFET和IGBT具有高频率和高功率的特性。

1

更高的开关频率所带来的好处是,外围的无源器件尺寸得以大幅缩小,这样就降低了供电系统的尺寸和成本。更高的转化效率对散热的要求更低,能耐受更高的工作温度使得SiC器件更适合恶劣环境下的车载应用。

      ROHM的SiC器件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三个部分:车载电池充电器、牵引逆变器和降压转换器。自2010年开始,ROHM已经陆续量产了基于SiC材料的SBD、DMOS、功率模块和Trench-MOS。据介绍,ROHM的SiC器件工艺不断改善,各项性能较竞品更优。例如,其第三代SiC MOSFET采用了双沟槽结构,该结构可缓解Gate Trench底部电场集中,确保产品的长期可靠性并实现量产。

2

总结

      作为一家以提供高质量、高精度器件为宗旨的半导体厂商,ROHM的业务重心正在向车载应用倾斜,而基于SiC材料的功率器件是提升ROHM车载应用的重点技术,该技术将有助于减轻电动汽车重量并延长行驶距离。

 

继续阅读
ROHM开始提供业界先进的“模拟数字融合控制”电源——LogiCoA™电源解决方案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面向中小功率(30W~1kW级)的工业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开始提供LogiCoA™电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能以模拟控制电源*1级别的低功耗和低成本实现与全数字控制电源*2同等的功能。

隧道二极管技术:全球发展及未来探索

隧道二极管作为关键半导体器件,在高速开关、高频振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其技术革新,实现性能提升。同时,集成化、微型化及智能化发展也是未来重要方向。国际上隧道二极管研究集中在材料优化、制造工艺提升等方面,国内也呈现出蓬勃态势。

隧道二极管技术突破:性能提升与难点攻克新路径

隧道二极管基于隧穿效应工作,需精确控制材料、掺杂和几何结构以提升性能。然而,其热稳定性差、电路设计复杂、脉冲幅度小以及制造难度高限制了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需研究新材料、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稳定性。

隧道二极管:隧穿效应揭秘,负阻特性引领新应用

隧道二极管,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工作,其核心结构是高度掺杂的p-n结,形成了非常窄的耗尽区。在电压作用下,电子能够直接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越耗尽区,形成独特的非线性电流-电压关系,表现为负微分电阻效应。这使得隧道二极管在高频振荡、放大、高速开关及低噪声器件等方面具有独特应用优势。

碳化硅比热容: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析

碳化硅(SiC)的比热容是其关键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展现独特优势,尤其在高温应用中。当前,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科学家们已对碳化硅的比热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随温度升高的增大趋势及受纯度、晶粒大小、制备工艺影响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