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更偏向于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等消费类电子市场

分享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据业内人士预计物联网到2020年将有350亿台设备接入物联网,其中物联网设备占到250亿台,剩下的100亿台设备为传统的计算机设备。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园芳在接受与非网记者采访时说到,环顾四周,物联网应用已经遍及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小到各种穿戴设备、共享单车、智能家电,大到汽车、工厂和楼宇等等,物联网使一切设备互联并且智慧应用。但就目前我司产品和技术而言,面向工业物联网、车联网、智能家居的等诸多应用场景的IoT解决方案都有涉及,但可能更偏向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互联,如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应用。

 

罗姆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市场部王园芳

 

王园芳表示,这些市场的应用在呈现更加细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的同时,彼此也将变得更加密不可分。比如未来在这些领域更多的产品将被物联网联系起来并被人们使用,可穿戴设备也将把智能家居、智能停车或者智能汽车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打开自动化大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改变。

 

王园芳着重讲了罗姆公司在消费类电子市场的物联网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能穿戴:据统计,随着智能可穿戴产品如Apple Watch,AndroidWear设备推出及大获成功,未来全球可穿戴市场还会进一步增长。所以针对这一趋势,我司推出了高精度低功耗的脉搏传感器BH1790GLC和具有高采样率的可检测血压的心率传感器第二代产品BH1792GLC,这些传感器搭载在可穿戴设备上可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率,血压,压力水平及精神状态等各项生命体征参数,用数据把我们的身体健康实时联系起来。

 

此外,我们也有检测运动量的加速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目前在智能手表和手环上也有大量的出货实绩。

 

2、智能家居:我们可以提供如温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人体红外线图像传感器等。比如我们将温度、照度传感器和EnOcean通信模块结合起来,可实时检测室内的温度,照度情况,进而根据室内实际照度值实现照明产品的亮度自动调节。目前也有客户把颜色传感器用于照明产品的色温检测评估,根据传感器读出的室内光线的色温值实现照明颜色的调节。

 

3、智能家电:比如室内空调搭载人体红外线图像传感器来感应是否有人进出房间,空调将自动实现开启或者关闭;又如空调搭载温度传感器,当感应到温度低于或者高于设定温度值时,空调会自动启动制冷或者制热功能;智能洗衣机搭载颜色传感器,当进行衣物洗涤时,颜色传感器通过检测机内水的反射光RGB值,可大致判断衣物的掉色程度或者脏的程度。诸如此类的应用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也在结合自己的传感器产品和技术优势面向更多的应用场景做一些新的研究和探讨。

 

4、停车:随着智慧城市行业的快速发展,来自客户智能停车领域的需求逐渐增多。面向此领域,我们主要推广MI地磁传感器BM1422A。BM1422A作为市场上第三代地磁传感器,具有高精度、低磁滞、低温漂、低功耗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精确的感应是否有车辆通过或者停车位内车辆有无,在用于车流量统计和停车场计费等应用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优势。

 

对于具体的传感器新品和产品研发计划,王园芳介绍说:

 

1、面向可穿戴产品的脉搏传感器第二代产品BH1792GLC在今年即将量产,该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高采样率、低功耗等优势,并配合血压计算的算法,可实时检测用户的心率和血压情况,作为辅助监测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功能而备受期待。

 

2、面向智能手机应用,将推出更加丰富的光学传感器产品阵容,这些传感器将融合罗姆最新专利技术和在此领域积累的经验,使产品更加趋于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高灵敏度,最大程度化的满足市场发展趋势和客户的需求,备受市场关注。

 

3、除此之外,罗姆还有气体传感器、土壤传感器等新的开发计划。

 

最后,王园芳对传感器和MCU融合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传感器负责各种物理信息的数据采集并为特定电信号,MCU则负责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两者是传感器解决方案中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后这种融合将被用在更多的应用场景。比如,面向可穿戴设备领域罗姆推出了高精度的心率检测方案,融合了罗姆自己的心率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低功耗MCU以及蓝牙通信等产品,可为可穿戴厂商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另外,罗姆还把温度、照度传感器及Enocean集成在一起,可用来实时检测工厂环境的温度及照度情况等等。

 

继续阅读
ROHM开始提供业界先进的“模拟数字融合控制”电源——LogiCoA™电源解决方案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ROHM(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面向中小功率(30W~1kW级)的工业设备和消费电子设备,开始提供LogiCoA™电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能以模拟控制电源*1级别的低功耗和低成本实现与全数字控制电源*2同等的功能。

隧道二极管技术:全球发展及未来探索

隧道二极管作为关键半导体器件,在高速开关、高频振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推动其技术革新,实现性能提升。同时,集成化、微型化及智能化发展也是未来重要方向。国际上隧道二极管研究集中在材料优化、制造工艺提升等方面,国内也呈现出蓬勃态势。

隧道二极管技术突破:性能提升与难点攻克新路径

隧道二极管基于隧穿效应工作,需精确控制材料、掺杂和几何结构以提升性能。然而,其热稳定性差、电路设计复杂、脉冲幅度小以及制造难度高限制了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需研究新材料、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稳定性。

隧道二极管:隧穿效应揭秘,负阻特性引领新应用

隧道二极管,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隧穿效应工作,其核心结构是高度掺杂的p-n结,形成了非常窄的耗尽区。在电压作用下,电子能够直接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越耗尽区,形成独特的非线性电流-电压关系,表现为负微分电阻效应。这使得隧道二极管在高频振荡、放大、高速开关及低噪声器件等方面具有独特应用优势。

碳化硅比热容: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探析

碳化硅(SiC)的比热容是其关键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展现独特优势,尤其在高温应用中。当前,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科学家们已对碳化硅的比热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随温度升高的增大趋势及受纯度、晶粒大小、制备工艺影响的规律。